2012/08/04

Good Bye, My Dear Friend!

你走了,可是我不覺得驚訝,也不覺得難過
很想記點東西,讓我們的朋友,你的朋友,還有我,記住我們曾有過的點點滴滴
可是...有太多東西該記,又不知該怎麼記下來
也許,用文字圖像這些tokens,都無法寫下那麼多的細節
把你放在心中也許是更好的方式吧


這些年,你太辛苦了
精神與肉體的折磨,沒有人能像你這樣有毅力的撐過去
當你說你想走,不想再撐時
雖然口頭上還是要勸你,耍耍嘴皮子鬥你開心
可是心真的很痛,那種愛莫能助的痛


今天你的家人來接你回去
我也沒能做什麼,只能跑跑腿,張羅些該打包的東西
也希望,你此行可以獲得你渴望多年的寧靜




飛翔吧
遠離塵囂的苦
放下俗身的痛
勇敢的高飛吧

雖然捨不得你離去
也不喜歡你離開的方式
可是我知道你得走
不要難過,不會難過
就如你所願的走你想走的路
好朋友會挺你的

2012/08/02

Happy Customer


“A Happy Customer Is Your Walking Advertisement.” 是行銷上的名言。當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在合理的範籌下,能很貼心的滿足顧客的需求,對功能或細節能發出會心之笑,這位顧客就會是企業最好的宣傳員。

Happy Customers除了對外能增強行銷的能力,增加回客率與新客開發率外,對內也有穩定與提升的能力。

當一個企業擁有Happy  Customers時,當電話響起,企業成員會很有信心地與顧客或潛在顧客互動,甚至是如傳道的心情與客戶侃侃而談企業的一切。那種吸引力是顧客無法忽視的。而員工在這環境中,也更會積極主動提升本質學能,學習成長,才能走在顧客的前面,讓顧客對企業更具信心,希望在未來能繼續與企業一起前進與成長。

當一個企業所面對的顧客都是unhappy時,每當電話響起進來時,員工想的是顧客又是要來「討債」了,我要如何「應付」這通電話,讓顧客的問題不會成為我的問題與責任。當員工有這樣的想法,就會開始對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失去信心,甚至會對企業失去信心,態度也漸漸的轉趨消極與逃避,造成企業缺乏向上提升的能力。

那如何製造出更多的Happy Customers呢?明確瞭解客戶真正的需求,並在第一時間就滿足客戶,甚至更貼心。

2012/06/20

別人怎麼對我,那只是我怎麼對人的反射

泰利颱風來勢洶洶,昨天下班前就預計今天應該會停班停課,所以就準備好一些資料,如果真的停班停課,可以在家裡做點事。

下班前的內部教育訓練課程,處長提了一下公司颱風假的辦法。颱風假是要扣年資假(特休),如果沒有年資假的,就是扣薪水,或是日後假日補班。

哈...原來國X資訊是用打工人員來看待它的員工!在公司眼中, 員工只是coding的機器罷了。而當你這樣看待他們,他們就會逐漸變成你希望看到的樣子;他們的經驗創意,就會在公司裡逐漸退散。

同是軟體行業,有的是給員工20%的時間,鼓勵員工去發展;有的是對員工的工時錙銖必較,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會有Google與KSI的差別吧。

那今天停班停課,我要做些什麼呢?我也還不知道,但我想,我會關了電腦,不去碰公司的事吧,因為公司都認為我今天沒有產能,扣我的薪水了,我怎麼能違背公司的期待呢?

『人生就像回力鏢,你丟出去的是什麼,就得到什麼。』- 戴爾.卡內基

2012/03/18

佛法與量子論

今早讀書,看量子場中提到,這是時空中處處存在的連續介質,而粒子則是在量子場中能量密集集中之處,這突然讓我突發奇想:

金鋼經裡說的「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物質其實只是我「心」動念所成的「相」,實際上它只不過是能量的集中成的一個pattern,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去將各種能量的patterns解譯為各種「相」。如果「心」不要去執著於相,能去感受本質的量子場,就知道如人如車如屋的實體相,也不過是能量的聚散,當能量聚滅時,心就看到了成住壞空

呵...佛法與物理的交互,好像有點太勁爆了

2012/03/04

從一個泥沼爬到另一個泥沼

公司為了一個新案而苦惱
如果接,案子的金額夠大,可以讓業務們與管理階層壓力少許多;但是其實這案的利潤不會高,且以公司現有的人力,將會排擠其他仍在保固期的案子,留在其他案子的同仁會很辛苦

主管畫了個大餅,「詢問」我參加新案的「意願」
嗯...
我不是那種給臉不要臉的人,可是...
真的覺得這樣會很對不起原來案子的戰友與客戶
讓戰友仍陷在戰場中無力協助
之前對客戶的承諾看來也無力實踐

而我則是要陷入另一個戰場...

(不知道其他公司的狀況,目前看到公司的幾個案,似乎都是用尊嚴與畫大餅去換得客戶的驗收,而不是贏得客戶的尊敬)

軟體公司以案養案是蠻常見的情形
不過做到操掛一群人,公司竟然還不賺錢,這真的是蠻少見 (這問題又是在哪裡呀~~~~)

CMMI
但是看不到落實在那裡
所有與客戶的互動完全沒有進應有的流程 (至少弄個mantis也能做些基本的管控吧)
甚至到驗收時才發現某一段根本沒有做需求訪談,完全照自己想像的去做

呵...這樣的公司能在軟體界屹立三十年
一定有其獨到之處,真的值得大家學習
我一定要把這其中的精髓好好融匯貫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