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請想清楚,該關注自己的產品還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每次他們發現新問題或新需求時,就不停地添加新功能。最終結果就是產品變得異常複雜,功能零亂,又沒法徹底解決用戶需求」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昨天在辦公室裡的事
昨天下午三點多接獲一個新指令,要做一個新功能。
思考了一下,把疑點跟主管討論了一下
嗯...這功能A在操作上會自己與自己抵觸
OK,主管決定修正為功能B
再思考了一下,覺得還是怪怪的
再去找主管,仔細的問這功能是要給誰(actor)用?這功能要呈現什麼價值(use case)?
被我這樣一問,大家才搞清楚誰是使用者,操作情境是如何,也才發覺原來功能A與功能B都不是最好的解法。從整個scenario重新構思,分析出我們的需求應該是功能C
在設計產品時,得不斷提醒自己,這是要給誰用?你的產品在那個情境中,能提供他們什麼價值?
2015/05/04
iOS 7/8 Safari空白畫面
如果你的網站在Desktop版的Safari是正常,可是在iOS 7/8上的Safari卻會出現空白畫面,一直loading不停,那你可能遇到Safari的bug了。可參見:
http://tech.vg.no/2013/10/02/ios7-bug-shows-white-page-when-getting-304-not-modified-from-server/
這問題來自當要用Safari連上一個網址,這個網址你之前曾要連,但是因為網路、使用者中斷或是其他問題,造成某些resources(html, javascript, css, 圖檔等等)並未完成下載,但是Safari卻當成已完成下載。當使用者要重新連這網址時,在reload時會問server從上個時間點後有沒有改變過(雖然上次沒有完成下載,但是Safari卻當成已下載過),而server此時可能回覆304 code表示沒有改變過。因此Safari就會從cache來取得這個resources,但是在cache裡的resources本來就不完整,造成Safari在呈現或呼叫webkit javascript engine執行時便發生錯誤,出現空白畫面或一直在下載中。
對此問題有興趣,可以用"ios safari 304"為keywords在google上搜尋,可以找到不少討論此議題的文章。
目前Apple似乎還未將這問題列為bug,所以可能還沒有修復的時間表。至於網路上有些人有提出些workarounds,主要都是將server-side改為不回應304,或是針對Safari不回應304,讓瀏覽器對所有的resources都一定重新取得,而不是使用cache裡的。不過這對使用iOS 7/8的iPhone/iPad來說,將會耗掉更多的電力與頻寬(如果不是吃到飽就要小心了),但對網站經營者來說,為了達到Apple常掛在嘴上的「使用者體驗」,似乎也沒什麼其他的解法了。
這問題來自當要用Safari連上一個網址,這個網址你之前曾要連,但是因為網路、使用者中斷或是其他問題,造成某些resources(html, javascript, css, 圖檔等等)並未完成下載,但是Safari卻當成已完成下載。當使用者要重新連這網址時,在reload時會問server從上個時間點後有沒有改變過(雖然上次沒有完成下載,但是Safari卻當成已下載過),而server此時可能回覆304 code表示沒有改變過。因此Safari就會從cache來取得這個resources,但是在cache裡的resources本來就不完整,造成Safari在呈現或呼叫webkit javascript engine執行時便發生錯誤,出現空白畫面或一直在下載中。
對此問題有興趣,可以用"ios safari 304"為keywords在google上搜尋,可以找到不少討論此議題的文章。
目前Apple似乎還未將這問題列為bug,所以可能還沒有修復的時間表。至於網路上有些人有提出些workarounds,主要都是將server-side改為不回應304,或是針對Safari不回應304,讓瀏覽器對所有的resources都一定重新取得,而不是使用cache裡的。不過這對使用iOS 7/8的iPhone/iPad來說,將會耗掉更多的電力與頻寬(如果不是吃到飽就要小心了),但對網站經營者來說,為了達到Apple常掛在嘴上的「使用者體驗」,似乎也沒什麼其他的解法了。
2015/04/28
在HTML element要處理left-click與right-click
被指派一個任務,頁面上的一個元件,當right-click與left-click時,要有不同的反應,IE 8也要能兼容,且必須在mouse up時才觸發。
如果是mouse down就比較好處理,若mouse up,這個mouse event會bubble up,無法用stopPropagation()來停止,所以就不能直接bind在mouseup上了
最後用了幾個方法組合起來,來達成這個需求,HTML的tag如下,bind onclick來處理left-click;bind oncontextmenu來處理right-click:
JavaScript的function則如下
如果是mouse down就比較好處理,若mouse up,這個mouse event會bubble up,無法用stopPropagation()來停止,所以就不能直接bind在mouseup上了
最後用了幾個方法組合起來,來達成這個需求,HTML的tag如下,bind onclick來處理left-click;bind oncontextmenu來處理right-click:
<a href="#" onclick="return handler(event)" oncontextmenu="return handler(event)">CLICK</a>
JavaScript的function則如下
function handler(e, id) {
var clickType = 1; //1:left-click; 3:right-click
if (e.which) {
clickType = e.which;
} else if (e.type) { // for IE 8
if (e.type=="click") {
clickType = 1;
} else if (e.type=="contextmenu") {
clickType = 3;
} else {
clickType = e.button+10;
}
}
alert("click type: "+clickType);
return false;
}
在Chrome 42, FireFox 37, Opera 28, IE 11/8上測試都OK
2015/03/05
Google會怎麼做 (What Will Google Do)
這是本老書了(2009),應該是我第三次或第四次讀這本書了。每次在思考一些business model時,總喜歡一邊讀此書,常有些火花併發產生。
這本書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Google法則,也是重點所在。作者在這部份提出了十個法則:
第三部份則提到Google怎樣改變了世界。我想這部份大家自己都可以感受到吧。
第二部份則是從媒體、廣告、零售、製造、服務等等行業的環境,建議如何套用上述的法則,來創造新的事業生命。不妨看看有沒有你的產業,如果沒有,也可以依照第一部份的十個法則,來檢視與思考自己所在的產業,也許你也能找出新玩法、新的business model,來為你的公司或你個人顛覆一下這個產業。
這裡倒是想到,前一陣子某政治團體找了「婉君」去上課。其實他們好好研讀一下這本書,也許更能找到他們的新方向,而不是只玩玩Line、貼貼FB,做些表層的工作。畢竟現在婉君們太精了,胃口也餵大了,沒做實質的轉變,很難滿足這些刁民呀。
這本書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Google法則,也是重點所在。作者在這部份提出了十個法則:
- 新關係:讓顧客變夥伴
- 新架構:建立更多連結,創造更多價值
- 新的公開性:開明的自利
- 新社會:善用社群力量,借腦創新
- 新的經濟:大量小眾經濟誕生 (小是新的大)
- 新的商業現實:收入可能從另一個門流進來
- 新態度:發現信任的價值
- 新道德觀:透明化帶來良性對話
- 新的速度:走在顧客之前
- 新企業法則:把創新當要務
第二部份則是從媒體、廣告、零售、製造、服務等等行業的環境,建議如何套用上述的法則,來創造新的事業生命。不妨看看有沒有你的產業,如果沒有,也可以依照第一部份的十個法則,來檢視與思考自己所在的產業,也許你也能找出新玩法、新的business model,來為你的公司或你個人顛覆一下這個產業。
這裡倒是想到,前一陣子某政治團體找了「婉君」去上課。其實他們好好研讀一下這本書,也許更能找到他們的新方向,而不是只玩玩Line、貼貼FB,做些表層的工作。畢竟現在婉君們太精了,胃口也餵大了,沒做實質的轉變,很難滿足這些刁民呀。
2015/02/21
羅蘭珊 Marie Laurencin
看過這展了嗎?如果沒有,剩最後幾天了喔,別錯過了喔!
國曆新年前,老婆給我了這張票。當時忙,一直拖到現在才去看。好啦,因為覺得這位女性畫家的畫風很陰柔,覺得不是我的菜,所以就一直沒有很強的動機看展,直到今天。
而今天,真的很震憾!
我先走馬看花地看過一次,發現羅蘭珊主要都以人物畫為主,且大部份畫作對象都是女性,用色多以白色粉色的柔美配色為主,來呈現仕女們的優雅氣質與唯美。而這些女性幾乎都沒有表情。當時心裡OS:她不擅長畫表情嗎?
這個展將羅蘭珊的創作生涯分為四個時期:早期(1904-1914)、流亡(1915-1921)、瘋狂年代(1922-1939)以及璀璨晚年(1935-1956)。嗯,早期就不多談,這個時期羅蘭珊應該還在試探各種畫法。
看羅蘭珊WW1造成生活不順的流亡期,心真的很糾結。人物的面容多以白色佐以灰色陰影,而沒有太多表情的面容上,卻讓人感受到陰鬱、糾結、憂愁。我的感覺是羅蘭珊將自己的心境投射到每個畫中人物中,所以這時期的每一幅畫也許都算是她的自畫像吧。這個時期我特別喜歡「閱讀的女子」這幅。一開始是因為這幅畫的用色沒有那樣陰鬱所吸引,而且與同時期相較,畫中人物的眼神,與淺淺撇嘴的神情,淡淡地,卻很有戲,吸引我在這幅畫前駐足許久。
時期進入大戰結束,法國進入戰勝國的瘋狂歡愉中,羅蘭珊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崛起而走紅。這時期畫作的人物隨仍維持鮮有表情的一貫畫法,但面部的用色除了白與灰外,也多了粉紅,感覺上這時期就不那樣的陰鬱了。人物的體態也較為圓潤,呈現輕熟之美。
「喜劇女角」對我而言應是這時期的代表吧。淡陌表情中卻能感受到淺淺的心裡喜悅。而衣服顏色是羅蘭珊最喜愛的藍色,而各種不同濃淡的青色,讓衣服呈現出更多的層次,也襯托出女角優美的體態。
而晚年時期,可以感覺羅蘭珊開始尋求在藝術界的定位了。她這時期的代表作應該是「三個年輕女子」這幅在構圖、線條與色彩上,可以看出與之前時期的畫作有蠻大的不同。整個畫面不再陰鬱愁困了,而是更加活潑夢幻了。
在羅蘭珊的畫作中,常常看到會伴隨著吉他作為道具,知道是為什麼嗎?是因為吉他的形狀與女子的曲線有所對應?還是...
賣個關子,這個答案,聰明的你一定可以在這個展中找到答案!展期只剩下幾天了,別錯過喔。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