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3

跟白沙屯/山邊媽祖進香去

這裡整理一下跟著白沙屯/山邊媽祖進香的一些大小事,備忘也供大家參考。

白沙屯拱天宮官方網站

一些大大小小的事,請以官方網站的宣布為準 https://www.baishatun.com.tw

進香與報名日期

每年尾牙(農曆12月15日)會在拱天宮擲茭向媽祖請示進香日期,然後公告於拱天宮官方網站。報名日期也會隨後公告於官網,一般報名日期大約在出發前一個月到前三四天左右。

進香配備

單日行程

許多人由於工作或家庭關係,無法全程跟隨媽祖,只能在有時間時跟隨媽祖走一段。這時要準備一些配備:

  • 健保卡

  • 口罩、酒精噴瓶
    疫情期間,帶好口罩勤洗手

  • 隨身藥品 (慢性疾病常用藥、蚊蟲叮咬用藥等)

  • 好鞋 (不是新鞋,最好是有氣墊的,也跟你的腳磨合一段時間了)、好襪(有人推薦五指襪,舒適有緩衝力就好)

  • 排汗衫、褲、毛巾

  • 防曬

    • 抗UV袖套 (若穿短袖)
      一般流汗量多,塗防曬油不太實際,若是穿短袖則建議用袖套防曬

    • 帽子
      若有報名,應該都有拿到進香帽;若無報名,可自行準備
      沿途有時風大,小心帽子被吹跑

    • 頸部防曬
      可考慮帽沿大的帽子,或是脖圍、毛巾

  • 環保餐具


  • 不要帶太多,沿途都有善心人士,飲食不用擔心。帶一點錢,再帶張提款卡應該就夠了 (錢跟提款卡分開放)

  • 白沙屯GPS定位APP 被海放時才能知道媽祖婆在哪裡了,另外上面會公告停駕駐駕等等訊息,才會知道可以休息多久

  • 行動電源 現代人可以沒帶錢包,不能沒有手機 但沒但的手機跟帶個石頭沒什麼兩樣


過夜配備

若要過夜且沒有報名遊覽車,每天駐駕後就要自行尋找過夜處。由於很難預測能找到怎樣地過夜處,也許學校廟宇民宅走廊、也許有善心大德提供倉庫。疫情期間,很多地方都關閉謝絕香丁腳休息了,能過夜的地方不容易尋覓,最好的心理準備是把自己當街友,隨遇而安。

至於配備則是能少就少,因為除了走路與休息外,你大概都不會想做其他的事。所以別讓背包的重量壓垮你。

  • 背包
    好的背包可以讓負重平均分攤到全身。好的背包用個五年十年沒有問題,所以別吝惜這方面的投資

  • 防蚊帳、個人帳、睡袋
    怎麼過夜每個人的盤算都不一樣。如果想要有隱私,帶個個人帳是不錯的考量,但要考慮到重量。更重要的是防蚊。有些地方的蚊子真的很大隻。不管想用什麼方法對抗蚊子,一定要考慮配備的大小重量是否適合攜帶

  • 鋁箔/塑膠墊
    如果不想攜帶帳篷,可以考慮鋁箔或塑膠墊 晚上睡覺時還是要有個地墊來隔絕地面的溼氣寒氣。有些人會隨地找一些紙箱來使用,但不見得能找得到,如果能自備個輕便的墊子會比較好。墊子有一些厚度,休息時會較舒適;有些墊子折疊後大概像便當盒大小,可以方便攜帶;這就視個人需要來選擇

  • 防蚊頭罩、薄風衣
    有些地方的蚊子很可怕,會讓人徹夜難眠。我儘量減輕行李重量,所以晚上休息時除了鋁箔墊,就是長褲、薄風衣、再加上防蚊頭罩,減少蚊蟲侵擾的機會

  • 換洗衣褲襪
    一般大概很難有能盥洗的地方,能找到水龍頭可以擦洗一下就不錯
    在衛生的前提下,有機會能換一下衣褲襪也是不錯

  • 潔牙工具
    不一定有地方可以刷牙洗臉,或許可以帶牙線、牙線棒、牙間刷等慣用的工具來潔牙

行前準備

  • 放頭旗當天開始吃齋(至少早齋)三天,出發後便無葷素限制

  • 出發前幾天要修剪腳趾甲 (正確的修剪方法網路上都可以找到)

進香途中

一些進香途中應該注意的事情,官網上面就有了,可以參考這裡。一些基本應該知道的事項就列在這裡了:
  • 不碰觸神轎頭旗

  • 不碰觸神轎頭旗

  • 不碰觸神轎頭旗 說三次了,也用不同顏色標註,夠明白了吧

  • 不浪費食物 沿路隨時都有善心人士,需要的時候再拿就好,不要拿了一堆增加自己的負擔 最近幾年會發現路邊有被丟棄的食物,可能是有人拿了太多沒有需要食物,後來發現有更多好吃的食物,但是行囊已滿,就把一些丟掉了,走在進香的行列中卻浪費丟棄食物,媽祖會怎麼看你呢?

  • 保持一顆感謝的心 沿路都有很多善心人士提供有形或無形的物資或服務,別人沒有欠你,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 雙手合十,心懷誠意的感謝,即使他們只是在路邊跟你說句加油,都是值得你向他們表達感激

  • 不貪心 結緣品不是進香的戰利品,沿路有很多結緣品,若沒有需求就留給別人,不要拿了沒用,帶回家又占位置,最後又丟掉,這樣就浪費了
    結緣本來就該是隨緣,有緣無緣都是因果 這幾年看到很多人為了「結緣品」而有些糾紛,這應該都違背了初衷吧。再媽祖進香的行列中,是不是應該先把貪念修掉呢?

  • 綁緊鞋帶
    把腳固定好,避免指甲不斷往前頂到鞋尖,如果讓腳尖不斷頂到鞋子,這樣走久了指甲可能就會陣亡了

  • 該休息就要休息 當走累時還硬著頭皮走,走路的姿勢就會改變,會用到以前沒有用的的肌肉。因為這些肌肉是你之前沒有訓練的,這可能會讓你走得更累,甚至容易造成傷害。所以定時休息一下,做一些收操伸展的動作,可以讓你的肌肉不再那麼緊繃,可以走得更遠

  • 休息時脫鞋
    把鞋子脫掉,讓腳透透氣降一下溫,按摩一下,避免長時間行走起水泡

其他習俗

個人認為媽祖慈悲,只要心誠行正,出發良善,媽祖都會保佑大家。一些常見的習俗問題,參考參考。

心得

慘痛的第一年

我的第一年是2018 (可以查一下那一年的進香時程)

憑著當兵的經驗,就輕忽了,穿著一雙舊布鞋就上場了。

第一年總是想跟著神轎走,希望能目睹一些神蹟。神轎旁人超多,根本難以邁開步伐走,幾乎都是小碎步走,這樣的走法走沒走多久就會累了,沒有辦法用自己的步調去走,完全受制於人群。當然很快就被海放了。從一開始還能走在神轎旁,然後逐漸拉開距離,到還沒走到清水,聽到兩三公里外的炮竹聲,就知道跟神轎差距多遠了。想急起直追,已經因為前面的體力耗損追不上了。

舊布鞋鞋底本來就磨損了,經過這樣折騰,鞋底也磨穿了。加上忘了把鞋帶綁很緊,腳尖不斷往前頂到鞋尖,走到沙鹿童綜合附近,我就掛點了。回家!


回家檢視,兩腳整個腳底都起水泡,三片指甲壞死拔除。



個人心得

  • 找一雙有氣墊的鞋 (我是偏好亞瑟士有亞瑟士膠的鞋,愛迪達的Air系列聽說也不錯,不是置入行銷,歡迎大家也提供你覺得的好鞋),如果有需要,趕快買雙好鞋,現在還有時間磨合

  • 腳指甲一定要修剪(如何修剪可以google一下)

  • 鞋帶一定要綁緊,不要讓腳尖不斷頂到鞋尖

  • 休息時就脫鞋,讓雙腳透氣散熱

  • 別執著走在神轎旁,你一定會被海放。後來幾年我都跟頭旗走

  • 該休息一定要休息,該上車就上車,路很長,別為了一時想趕上,反而犧牲了全程

2022/05/08

意見溝通的策略


在TED上讀到這篇文章 6 tactics to help you turn heated dinner arguments into real conversations


  • 說出不同意見
    • 熱烈討論是強化信念的方式,也有助於破除盲點
    • 保持冷靜,不作人身攻擊
    • 言詞避用你我他,主詞儘量用我們
  • 釐清並對現況與議題建立共識
    • 避免雞同鴨講
    • 透過提問來釐清現況與問題,趨近出第一步的共識
    • 有助於雙方開放想法
  • 對事不對人
    • 討論是思想的競賽,不是攻擊他人
    •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不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 營造可接受錯誤的討論平台
    • 營造更大更發散的空間,讓創新的想法得以孕育
    • 可讓討論者更開放心胸
    • 透過語言、語氣、肢體動作等來引導更發散的想法
  • 只使用可靠到事實
    • 假設與事實是不同的
    • 若要將一事視為事實,必須確認其來源、內容的可靠性
    • 若無法完全確認可信度,就應該稍作存疑
  • 適時停止
    • 感謝對方的意見、欣賞對方的論點,將發言權交回對方


討論過程必須有公正第三者來管理討論,隨時制止或中斷討論,避免陷入情緒,第三者不可有預設立場選邊站
別急著將自己的想法放進別人的腦子。聆聽,找出機會與契機,然後再行動

2021/08/29

Planning Process

 Planning Process (計畫流程)

結合「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第九章以及個人經驗之心得整理。



2021/07/18

把餅做大,聚眾共好

在現代社會,有越來越多事情是無法一個人獨力完成,需要團隊合作與各方參與才有辦法成事。例如說想要開發新產品,技術的需求是跑不掉的,這裡又包含了軟體與硬體等方面的技術,除此之外,一定會有資金面的需求,也需要管理者來掌控工作的進展,還要有行銷與銷售方面的能量才能把新產品推出去,進而開始營利。

由於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因此「把餅做大,聚眾共好」就是領導者很重要的工作。

把餅做大,不能想著獨善其身或是自己獨吃,而是要思考一個系統、流程、商業模式,可以容納更多的人進來,雨露均霑,讓計畫中的工作有更多人支持,大家齊力往好的方向推進。當然要記得一句名言:樹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癡,因此在聚眾時,就一定要慎選,找對的人進來,找可以同心合作的人進來,大家都能在計畫上有正面的貢獻,達到共好。

也因此領導者必須人脈夠,才有辦法母體中找出對的人;如果自身朋友不多,能有的選擇就少,就不容易找到對的人。因此在平時就需要廣結善緣,能發掘每個人的長處(每個人都有缺點,找別人的缺點不是能力,能找到每個人的優點才是真能力),不斷充實自己的口袋名單,這是領導者平日很需要做的事。

此外,人多意見也就會多,領導者就必須要有協調的能力,彙整所有人的意見想法,在不同意見中綜理出最大公約數,讓大家仍能齊心向前,並掌控局勢,讓事情往你想要發展的方向走,這部分的能力就需要時日下的修練才能精進。

把餅做大,聚眾共好!

把餅做大,聚眾共好!

把餅做大,聚眾共好!

2019/10/26

How many documents should we have?

Documents are of little importance, but documenting is essential.

Documents are valuable but costly. How many documents should we have? "Less is more". How less is enough?

You will need more documents until you can synchronize your team.

So, how many is enough?
It depends on the culture, quality, workflow of your team,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members. The less stable your team, the more documents you 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