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7

0206地震紀錄

這幾則新聞放在一起看,就蠻有趣了

2017/12/23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1223/1078201.htm

2018/02/04
https://udn.com/news/story/11803/2968004

2018/02/05
https://tw.news.yahoo.com/百年週期引花蓮強震-氣象局出面打臉-065435233.html

2018/02/06 12:30
https://udn.com/news/story/11807/2970649

2018/02/07 00:00
https://news.ebc.net.tw/news.php?nid=98173

2018/02/07 00:40
https://news.tvbs.com.tw/life/865702

2018/02/07 04:09

2018/02/07 07:28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207/1293529/

2018/02/07 10:15
106年地震偏少 郭鎧紋曾直言不妙
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802070120-1.aspx

2018/02/06

暖暖的斑馬線

傍晚,騎著電動機車在回家的路上,來到一個車水馬龍的路口
紅燈,隨著車陣停了下來

橫向對側的斑馬線上有一對老夫婦
老爺爺支著拐杖,老奶奶提著便當,攙著爺爺
以蹣跚的步伐過馬路

小綠人開始奔跑起來了
老夫婦還有三分之一的馬路要過
他們加快了腳步
但,仍是蹣跚

靜止的小紅人出現了!
還有七秒!
再怎樣的加快,也依然蹣跚

思索著該怎麼幫助他們
想著等綠燈亮起時,慢慢前進到老夫婦的身旁停下
幫他們擋住後面的來車,讓他們能安全的通過馬路

綠燈亮起
車陣開始緩緩前進
我前面的幾部機車,並沒有繞過老夫婦
而是如我想做的事一樣,慢慢前行,在老夫婦旁停下
擋下後方車流,守護著老夫婦通過馬路

最強一波寒流的傍晚,好像,也沒有那麼冷了

2017/11/09

Python群集型態整理

常用的Python群集型態有list, tuple, set, dict,把它們的特性整理一下

ListTupleSetDict
element typeobjectobjectobjectkey-value
(object-object)
orderedYYNN
mutableYNYY
duplicableYYNN
(unique key)
example[1, 'b', 3, 3](1, 'b', 3, 3){1, 'b', 3}{'a': 1, 'b': 'hello', 'c': 'hello'}

2017/11/06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有位朋友的組織要擴編,邀請我加入他們的團隊,一個主管級的職缺。職稱與福利看起來都很有說服力,不過仔細思考後,因為那個產業別是我不熟悉的領域,也是個不容易短時間進入的領域,恐怕沒辦法在他預想的時間裡就能有所成果,加上這也不是很吸引我的領域,所以我婉拒了,但是答應他幫他找合適的人選,因為腦海中浮現了一位在這個領域耕耘多年的學生,他有很充實的技術與經驗,擔任那個主管職缺應該不是問題

過了幾天後跟朋友見面,向他推薦了這位學生,先描述了這位學生的經歷,用fb讓他看了這位學生的樣貌。朋友接過手機滑了一陣子,認真地看了好幾篇po文,然後把手機還給了我,說這位學生不合適。
我問朋友,這位學生在此領域有十年了,不管是學歷、domain knowledge或是軟體開發能力,應該都足以勝任,只看fb的資料就否決掉,會不會太武斷,要不要約談過後再下定論,或至少看過正式的履歷再說

這位朋友說,從fb, ig, twitter, blog上,比經過美化的履歷更能看到一個人的本質;他開出的職缺是要帶團隊做創新的東西,這個人必須不被自己的經驗、想法綁住,先要能夠接受來自部屬、長官、外界、競爭對手等的想法與作法,然後再去驗證,綜納出團隊要走的方向、該走的路徑
他說,從學生的言論中,他看出這學生是個行為很容易被主觀意識綁架的人。他認為每個人的學習、背景、價值觀都不同的,所以具有主觀意識是正常的;但是,他從這學生的言論中,常常能看到單一角度、欠缺驗證的主觀。如果行為表現是主觀意識至上,沒有求證或依不同角度來修正立場與原則,他覺得還不適合成為該職缺主管的人選,頂多只能成為技術面的工具人用用。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這些年下來,你留下了怎樣的足跡?
這些足跡,是否將影響別人看你的方式?也影響著你日後的軌跡?

2017/11/02

TensorFlow的初體驗

TensorFlow在Linux下的問題似乎比較少,所以用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裝了一個Ubuntu 16.04_64,用一個乾淨單純的環境來學習TensorFlow

裝好Ubuntu後,接著要安裝Python、pip與TensorFlow。我是follow TensorFlow 基礎篇〈上〉這篇文章來進行安裝。要稍稍注意目前TensorFlow的版本是搭配Python 3.5.x,在3.6.x或以上可能會有問題(也許未來TensorFlow會釋出新的版本來支援3.6.x以上的版本)。

由於我所安裝的Ubuntu已經內含3.5.2,所以不需要再安裝Python 3 (可先執行python3即可知道現有的版本)。如果你的系統沒有Python 3,為確保安裝的是3.5.x,建議安裝的指令改用: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3=3.5.*

執行step 6時,也許你會在執行tf.Session()時遇到印出一堆訊息,由於這個message的severity是I,代表只是information,所以可以不去理會。


安裝完成後,可以閱讀這一篇TensorFlow 基礎篇〈中〉來了解一下TensorFlow的資料型態與基本操作。逐步的玩過每個指令,熟悉一下TensorFlow的操作邏輯。

接下來就要進入機器學習的主菜了。還是跟隨著TensorFlow 基礎篇〈下〉這篇為學習的主軸。這一篇利用MNIST資料庫來進行手寫數字辨識。
不過這篇有一些說明不夠清楚,或是操作上會遇到問題之處,可以參考一下其他文章:

  • 如果想更清楚瞭解one-hot encoding/vector,可以看這裡
  • 對於MNIST 資料集,可以先看這篇說明,照這篇的介紹來學習應該可以更了解。不過這一篇會用到matplotlib,而這個又依賴了Tkinter,所以要先用下面兩個指令來安裝matplotlib與Tkinter:
    sudo python3 -mpip install matplotlib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3-tk
  • 接下來我透過這兩篇Softmax Regression 模型解說實作 MNIST Softmax 模型來了解Softmax
  • 很重要的是,官方文章絕對是最好的參考資源:TensorFlow官方教學
  • 這位前輩分享的學習筆記絕對要致敬一下!